大家好,我是小肥良。
不得不说现在咱们这个咖啡市场啊,是越搞越大了,不仅有瑞幸、星巴克等“正牌军”,个人开的独立咖啡店也有很多。
库迪更是疯狂烧钱开店,企图用瑞幸的策略打败瑞幸(点此回顾)。
【资料图】
而在整个咖啡市场欣欣向荣,却似乎和太平洋咖啡关系不大。
打开某团,一堆歇业关闭的太平洋咖啡门店就吸引了我的眼球。
数据显示,太平洋咖啡在广州原有的45家门店,已注销34家,只剩下11家门店在苦苦支撑。
除了广州,深圳、上海、无锡等城市也都纷纷出现了太平洋咖啡门店关闭的情况。
国内现存的太平洋咖啡营业门店数量大约只剩166家,2020年,这个数字是443家。
根据资料网站提供的统计图,太平洋这几年门店数,可以说像坐了跳楼机一样俯冲:
图源:极海品牌监测
为了活下去,杭州的太平洋咖啡开始卖起了重庆小面,看着有当年上岛咖啡内味了。
一个热知识:在2015年,太平洋咖啡门店数量曾一度超越了Costa,成为仅次于星巴克的行业第二。
然而一切都已成为历史了。
太平洋咖啡市场占有率方面,也在一路走低。
2017年底,太平洋咖啡在内地市场占有率2.5%,仅次于星巴克;
而到了2020年,市场占有率仅为1.7%,被星巴克、瑞幸等品牌远远甩在身后。
而且太平洋咖啡的“背景”还贼雄厚,他的爹是华润,背靠着这么大的国企,太平洋咖啡的日子应该过得很滋润才是。
为啥这几年它越来越吃不开了呢?
要知道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回到31年前。
1992年,从西雅图远赴香港工作的Tom Neir夫妇在香港创立了太平洋咖啡。
并在香港繁华的中环开出了首家门店。
3年后,太平洋咖啡在北京建外SOHO也开出了首家旗舰店,但当时还没有正式进入内地市场。
直到2010年,太平洋咖啡被华润收购,才进入了大部分人的视野。
彼时华润高层也信心满满的表示,计划在3年内开设200家咖啡分店,在5年内将太平洋咖啡拓展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。
借助华润的资源,太平洋咖啡马上起飞,它们先后在2012年、2014年分别与华润银行、上海仁济医院合作,首次推出咖啡银行、医院咖啡店等新型业态。
到2016年,太平洋咖啡成功挤掉Costa成为行业老二,被誉为星巴克最大竞争对手。
到2017年时,太平洋咖啡步入巅峰时刻。
它们在全球开出近500家门店,并且形成了太平洋咖啡直营店、特许加盟业务以及企业咖啡服务业务三条业务主线。
在企业咖啡服务板块,太平洋咖啡共与300多家企业展开合作,其中不乏绿地集团、平安信托、中粮、恒生银行这样的名企。
直到现在,太平洋咖啡依然和众多银行保持着合作(何况华润本来也有银行),这在咖啡圈来说是很罕见的。
反正我没见过哪个品牌能把咖啡店开在银行里,可以说没点关系做不到这种程度了:
在16、17年的时候,咖啡依然被不少人视作高端饮品,只有在一线城市CBD奋斗的精英才配饮用。
因此那个时候崛起的太平洋咖啡,关于咖啡的定价也和星巴克一样非常的高:
后面发生了什么,大家都知道了。
瑞幸等一众咖啡品牌的入场,用价廉物美的咖啡轻松改变了人们对咖啡的观念,更让太平洋咖啡这样的“老古董”力不从心。
星巴克之所以影响不大,一来它们的门店多,二来粉丝的品牌忠诚度巨高无比,还贼会做营销(虽然这俩年疯狂翻车),这些都是太平洋咖啡所不具备的。
相比之下,死板的太平洋咖啡,却一直没能抓住年轻人的心。
既没有像瑞幸那样邀请明星代言,和品牌搞联动,也没有像星巴克的杯子一样每年都搞个爆款出来,上新的频率更是低得可怕,整体就突出四个字:乏善可陈。
好不容易推出点新品,48块钱一杯,这么贵谁会买呢?
另一方面,太平洋咖啡整体的装修风格,依旧保留了原本黑色风格的商务风。
这让它的店面看起来贼严肃,让人有一种“生人勿近”的印象:
正是因为它看起来比较高大上,不料却起到了反作用,无形之中将一部分客人拒之门外:
在2018年左右,太平洋咖啡虽然也曾做出过改变和尝试,推出了子品牌“太茶”尝试进军奶茶界,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。
你听过吗,反正我没听说过:
去年,在品牌成立30周年之际,太平洋咖啡又宣布将对品牌、产品、门店、服务等多维度进行升级,但最终还是“雷声大,雨点小”。
不难看出,太平洋咖啡虽然起步早,但依然没能形成自己的“核心竞争力”,等到其他品牌入局时,轻易的就将它甩在身后。
对于消费者来说,要么追求品牌调性和体验,接受由此带来的溢价,要么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品牌,遗憾的是,太平洋咖啡似乎这两样都沾不上。
靠着华润,估计太平洋咖啡不至于说彻底倒闭,但要想翻身逆袭,估计也是不太可能了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