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有人发布所谓“牛校”“渣校”排名博人眼球,有人捏造不实招生信息误导公众,还有人趁机“带货”……据新华社报道,中小学招生季临近,一些个人和商家通过煽动焦虑情绪、虚构身份、捏造事实等方式误导、欺骗家长和学生,牟取不法利益。
“双减”三令五申之下,为何仍有人贩卖“教育焦虑”?出于“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”的传统愿望,很多家长都把教育视为最好的投资。整体看来,在当下教育实践中,教育资源仍呈现出“总量不足,分配不均”的特征,很多人因此惯性地以为,优质的教育资源需要“走捷径”方可获得,这样的焦虑一旦被放大,难免为商家和机构的逐利提供可乘之机。若“捷径”还涉及虚假宣传和违规招生,则会扰乱招生秩序,损害家长和学生的正当权益。
面对“教育焦虑”背后的几种营销话术,家长和学生不得不防。一是片面放大“资源导向”,似乎缺少了某项能力或是某种资源,孩子就进不了好学校,就无缘好前程。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漏洞百出的“牛校”“渣校”排行榜却还是有不小的市场。二是鼓吹超前学习,喊出“赢在起跑线上”“苦当下不能苦未来”等口号,灌输知识来塑造“优秀”。但话术再怎么包装,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: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,焉能揠苗助长、违背规律?
国家推行“双减”政策近两年来,减负卓有成效,但个别“增负”的现象也需重视。一方面,部分学科类仍走着“应试”的老路,周末被禁就改成周中上课,学生的压力并未减小;另一方面,“素质培养”良莠不齐,网络上各路“育儿经验”多为带货牟利。尽管二者的“培养”路径不同,但都变相鼓吹过度竞争,营造攀比氛围,增加了家长的焦虑和孩子的负担。
竞争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,但“过度竞争”的教育就变了味,不仅对单个个体而言弊大于利,也会将更多学生卷入其中,破坏既有的选拔模式。不能说此类培训没有作用,但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过高的培养标准并号召学生自我对标,着实不可取。深入推进中小学招生入学改革,健全公平入学机制,需要消解此类功利短视的教育观念,切实为学生减负。
熄火当熄薪,蠲浊而流清。教育部办公厅《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》中指出,严格落实中小学招生入学“十项严禁”规定,畅通举报申诉受理机制,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招生行为。亦有专家建议,对发布教育信息的主体设置门槛,防范不实信息煽动焦虑情绪。化解教育焦虑,须严肃管理中小学招生中的所谓“捷径”,避免校园内外的营销套路误导家长和学生的选择。(默达)
关键词: